硬盘基地

标题: 硬盘内部结构部件具体分析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xiewanding    时间: 2014-4-14 12:25
标题: 硬盘内部结构部件具体分析
       今天有幸为大家做一个硬盘内部的简单介绍。由于手机效果不是很好,拍的图不是很清楚,但也勉强可以看的清,大家就将就下。上面是一个打开的ST2.5的盘,这里申明,我是一个坏盘我是用来玩,所以在普通情境下打开的,各位还没入门的兄弟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好盘来打开看,否则后果自负,如果真要打开,最好是在百级无尘环境下开盘。要么就用无尘柜。好下,下面就介绍下盘内部的部件。

[attach]57429[/attach]
几个大的部件
1:盘片,就是用来存储数据的。
2:磁头,磁头包括磁头臂和HGA,他是硬盘中是精密的部件,读写数据完全在它。相对的它的识别码。
3:磁头识别码,机器的系统用来识别与SN的配对。如果用人工来识别效率太低了,它有个专用的数据库用来存放这些信息。在生产过程 中进行简单的操作介面设置,就会有调用相应的参数。如果系统在扫瞄到部件的信息与参数不符,将停止机器动作。
4:HGA容易受静电的影响而损坏。这个部件也是最严控制静电的。很多时候在开盘的时候没有注意,明明拆下来好的头换上去。怎么又坏了?得注意。
5:VCM 也就是永久性磁铁,是与驱动架,也就是图中VCM下面的线圈。也有叫音圈电机。来配合程序完成磁头来回摆动。以达到读取数据。
6:斜块,也就是磁头停泊区,用来隔离磁头前面HGA的,防止HGA的磁性粘在一起,就报废了。他的中间的缝隙间距是严格要求的。我们平时开盘所用到的磁头架,磁头工具的作用就是用来隔离HGA的。以达到保护磁头的目的。
7:止动器,有的公司也叫小鸟。可能是因为样子长的像小鸟吧。它的作用通过字面分析就很明显,是防止磁头在摆动的过程中。惯性导至超过规定的行程。以保护部件。
8:压块,通过图可以知道就是用来固定盘片的,中心的镙丝孔是在盘体电机的中心位置。
9:循环,这个东西看起来就是一个小棉块,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小部件。但他的作用却相当大。我们知道,硬盘内并不是真空的,而且一般也是在100级无尘空间操作的,这里就要说下100级净化间的定义:就是一立方超过0.5um的微颗粒不能超过100个。0.5um 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20分之一。为什么不能超过0.5um.因为磁头的HGA在读取数据的过程中,与盘间的间距只有0.6到1.1um.如果超过0.5um。在盘片转动过程中会划伤盘面。或是损块磁头的HGA。

那么,硬盘里允许有100个0.5um以上颗粒。这些颗粒在高速运动的
过程中同样也会对硬盘造成威胁。怎么办呢,就是靠这个循环。通过上图,硬盘在转过过程中,是从箭头方向转的,在箭头方面的那个位置刚好有个缺口,缺口的前方就是循环挡住。他的目的就是在硬盘转的过程中,那些微颗粒同样是在随着空气的流动中运动的,当微颗粒通过循环的时候就被隔离在外面了。以达到二次净化空气。
接下来看第二张图。第二张图简单,就是一个顶盖。

[attach]57430[/attach]

1.        2.大小呼吸。在硬盘高带的运动过程中硬盘的发热量也不小,这里就来说下,硬盘不是真空。如果是真空的,大家可以想下,硬盘的内部很多部件都会没用的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。真空包装袋,你把里面的空气抽干了,就会变型。同样。机械盘是靠动力学的。具体什么是动力学也不是很清楚,毕竟能力有限。硬盘里的磁头,在运动过程中是要靠空气来悬浮的。因为HGA前面的支撑点是很薄的金属片。有弹性和回力,所以必要空气流通。但空气与外界流通,外界空气达不到净化标准。就完全要靠这两个东西。来过滤空气。另外空气在流通过程中,也会达到散热的目的。

2.        密封胶,这个是软胶,硬盘在出净化间之前必要要盖上盖了,但不仅仅是有个盖子,还要进行密封测试。不让硬盘内部与外部的空气经过非正常通道流通。当然,在出净化间之前还有很多项测试要做的,比如说微颗粒测试等。这里就不一一说了。

3.        以上全是自己的观点,当然有很多地方用词不当或是请不对的地方,还望大家指导更正。
版权所有。盗版必究。只出自中国硬盘基地 http://bbs.intohard.com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;
我是疯子,我为我自己代言  哈哈

本文下载:[attach]57431[/attach]
作者: 弯弯科技    时间: 2014-4-14 12:30
牛人
作者: dingliang    时间: 2014-4-14 12:40
bucuo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作者: dateppt    时间: 2014-4-14 12:40
哇 太好了,学习到了,感谢。
作者: cscip    时间: 2014-4-14 13:59
恩,顶下,支持下[s:7]
作者: gzbaojin    时间: 2014-4-14 14:31
谢谢分享。
作者: hhf    时间: 2014-4-14 14:56
这个要赞一个
作者: tl8888    时间: 2014-4-14 20:14
谢谢分享!受教了!
作者: 021053    时间: 2014-4-14 22:41
图片再清晰些、多些就更好了!
作者: 86038884    时间: 2014-4-14 23:40
顶起来!,,,,,,,,基础的才是王道!
作者: 玫瑰剑客    时间: 2014-4-15 14:35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作者: seahome    时间: 2014-4-17 17:45
好东西,感谢楼主!
作者: gfty    时间: 2014-4-19 08:21
除了楼主说的内部不可能为真空的原因外,大气压力也是不可小觑的:如果内部为真空,硬盘大概要做成球状或橄榄球状的了,不然就会被大气压塌下去。为了保持硬盘内外大气压力一致,就有了楼主所说的“大小呼吸”,其实就是一个透气孔,那里能保持硬盘内外空气连通,又不让空气大量流通,更不会让灰尘进去。
作者: wuxing1744    时间: 2014-4-22 10:23
谢谢分享,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随便顶下

作者: xyldiannao    时间: 2014-5-1 23:02
学习了,很有帮助
作者: wz5198    时间: 2014-7-3 09:33

硬盘内部结构
作者: 浩瀚星辰    时间: 2014-8-4 08:42
有帮助,硬盘的学问不小
作者: xn_yang    时间: 2014-8-6 16:04
顶起来。。。。。。
作者: 数据恢复1    时间: 2014-8-19 10:51
学习了,又增长了不少,谢谢楼主的共享哦!!!
作者: fjymeta    时间: 2014-8-25 15:38
学习了,很不错,经常来踩踩
作者: cf7959367    时间: 2014-9-9 23:27
图片再清晰些、多些就更好了!
作者: iopol    时间: 2014-9-16 20:10
学习了,谢谢楼主
作者: gegetang2014    时间: 2014-9-25 14:17
好,个个太精彩了,楼主爽!
作者: hbhsjzhbhsjz    时间: 2014-10-5 18:39
指令砍法,充分发挥指令的作用。菜鸟2008的帖子,很有价值。学习一下
作者: uxux12p    时间: 2014-10-8 04:04
好东西,支持一下
作者: nqwang    时间: 2014-10-11 08:42
进来学习下。谢谢
作者: onionhong    时间: 2014-11-19 13:05
sfsfssdfssdfsdfsdfsdf
作者: fylwb    时间: 2014-12-11 21:53
这个无尘的貌似要很贵吧
作者: 浪迹之天涯    时间: 2015-3-26 19:11
这个要赞一个
作者: devtryit    时间: 2015-5-20 01:06
楼主大师 Hitachi 500G sata 串口 旁边的 二根针 何用途? 有回答-拜谢 ...[s:7]
作者: n151859450    时间: 2015-12-8 10:21
难得这个年头还有人科普硬盘结构!太好了
作者: 0512lvshu    时间: 2016-3-21 16:00
楼主分析的很透彻
作者: mmsh_2005    时间: 2016-3-22 04:45
thanks for shared
作者: A350308271    时间: 2017-12-5 10:51
图片再清晰些、多些就更好了!
作者: budi99    时间: 2018-3-17 05:12
thanks for sharing
作者: ATTA    时间: 2018-7-11 22:11
看看,学习下。。。。。
作者: zjchn911    时间: 2018-7-22 12:19
顶起来!,,,,,,,,基础的才是王道!
作者: A350308271    时间: 2018-9-28 11:54

这个要赞一个




欢迎光临 硬盘基地 (https://bbs.intohard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